即時港聞
2025-09-20 02:24:09

鲗鱼涌炸弹|用9小时烧毁炸药 最大困难:天气恶劣延长切割时间

鲗鱼涌滨海街16至22号一地盘19日中午12时许惊现1000磅战时炸弹,警方经评估后需要在同日晚上11时前疏散18栋商业及住宅大厦,涉及1900户约6000人。其间须封闭滨海街介乎英皇道与华兰路之间全线;而港铁鲗鱼涌站的A、B出入口亦要封闭。多条巴士线改道。爆炸品处理课今(20日)凌晨2时起开始拆弹,经过9个多小时的处理程序,至今早11时48分,人员已成功拆弹,现场回复安全,当局安排居民陆续返回居所,被封路段亦重开。

炸弹切割后燃烧内藏炸药。警方提供影片截图

 

警方提供影片截图

 

火光熊熊显示炸弹威力十分大。警方提供影片截图

 

警方提供影片截图

 

警方提供影片截图

 

炸弹切割后燃烧炸药。警方提供影片截图

 

被切割的炸弹现1呎长大窿。林思明摄

 

被切割炸弹现1呎长大窿。

 

被切割炸弹现1呎长大窿。

 

爆炸品处理课高级炸弹处理主任高级警司李展超讲述处理过程时表示,由今(20日)凌晨2时开始拆弹处理程序,主要用切割工具切开外壳接触到炸药,以1000磅炸弹,内有500磅高性能TNT炸药,人员用了4小时切出约1呎长大窿,这较原先估计用了较长时间,主要因昨晚至今凌晨天气恶劣。

将炸弹开窿后,人员用点火方法将炸药完全烧毁,今晨11时48分,将内藏500磅的炸药成功烧毁,其间燃烧威力非常有破坏性,印证不能转移,要现场烧毁,以及采疏散行动是适当的。李展超强调,炸弹现时的威力与当年投下的威力完全一样,如延误处理,后果堪虞。

爆炸品处理课人员全力处理切割燃烧炸弹。

 

 

警员协助堆沙包。

 

 

人员用了9个多小时完成拆弹程序。

 

 

 

 

爆炸品处理课炸弹处理主任警司张立得指,今次处理过程不算长,国际层面往往以日计算,由于今次以切割及燃烧处理拆弹程序,遇上天气恶劣的困难,令地盘环境变得复杂,令切割过程时间延长,而最大困难是炸弹藏身之处,被大量民居包围,在切割、燃烧过程中有爆炸机会,如保护工作做得不好,对市民造成一定人身伤害。所以人员花了不少时间堆沙包、水沙包,而切割时间、密度及方法要更精准,令处理过程中意外爆炸的机会减至最低。

人员用9个多小时完成处理拆弹过程。林思明摄

 

炸弹被切割了一个一呎长的大窿。林思明摄

 

 

各部门官员会见传媒讲述行动详情。

 

爆炸品处理课高级炸弹处理主任高级警司李展超指炸弹威力十分大。

 

消防处救护总区港岛及行动支援区域港岛东分区救护监督(港岛东)郑德诚表示,行动中有15部救护车戒备,其间运送5名感不适市民往东区医院检查,另将6名有需要人士送往院舍,他们均情况稳定。

被问及为何不转移炸弹,反要原地处理造成封路及疏散不便,李展超指未爆的军火有潜在风险,若用转移方法,「咁转移去边?对运送的警员风险有几大?对其他地区、道路使用者亦同样构成损害,因此原地处理的选择是正确的。」

他又指,未爆炸的军火虽然埋在地下逾八十年,但因常规军火从兵工厂制作出来,目的是具大杀伤力及破坏力,本身在制作上有不同的规格,令到炸弹保持一定有效状态,爆炸品处理课曾处理许多二战时的爆炸,均发现尚具有效力。

救护员将行动不便长者由老人院送返住所。黄文威摄

 

救护员将行动不便长者由老人院送返住所。林思明摄

 

现场解封可以回家,长者笑逐颜开。黄文威摄

 

救护员将行动不便长者由老人院送返住所。黄文威摄

 

救护员将行动不便长者由老人院送返住所。黄文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