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2025-09-17 02:04:16

施政报告2025|输入侍应、初级厨师要求收紧 本地招聘期延至6周 外劳2比1比例改以职位计算

【施政报告2025/输入外劳/失业率】随失业率攀升、雇主聘外劳后解雇本地工个案出现,社会关注新一份《施政报告》会否调整输入外劳政策,尤其是针对基层劳工的输入计划。《施政报告》今日(17日)公布,为打击滥用「补充劳工优化计划」,确保本地就业优先,明日(18日)起,优化计划下申请输入侍应生及初级厨师时将要求,雇主进行本地招聘时间由4星期延长至6星期,期间必须每周参加1次劳工处举行的实地招聘会;实行更严格的人手比例,由现时以每名申请雇主的所有职位为基础计算,改为以申请职位计算,即雇主申请输入侍应生及初级厨师各1名,便须已聘用本地全职侍应生及初级厨师各2名。

确保本地劳工优先就业

上述措施聚焦于输入劳工较多的指定工种,除确保真正面对本地招聘困难的企业能有序输入补充劳工,亦避免企业因人手不足而结业,导致原有员工全体失业。另外,劳工及福利局刚展开人力推算中期更新,重点针对输入劳工比例较多的行业进行数据分析,将会在2026年完成。劳福局将优先处理相关数据分析,以期提早提供有关部分的分析结果。政府亦会大力打击非法劳工,提高情报收集,成立举报非法劳工专线,以及组织更多跨部门联合打击行动,保障本地工人的就业机会。

政府会确保本地工人优先就业,同时大力打击非法劳工。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在立法会宣读2025年《施政报告》。何家豪摄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资料图片

 

针对基层劳工的输入计划。资料图片

 

有工会提出设立输入外劳「熔断机制」。资料图片

 

随失业率攀升、雇主聘外劳后解雇本地工个案出现,社会关注新一份《施政报告》会否调整输入外劳政策。资料图片

 

社会关注新一份《施政报告》会否调整输入外劳政策。资料图片

 

革新再培训局 加强本地技能培训

同时,政府将革新雇员再培训局,优化「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加强劳工保障,包括保障数码平台工作者及加强职安健,以提升香港劳动人口竞争力和壮大人才库。再培训局今年初起已加强培训、职涯规划等服务,目前亦已初步勾划未来3年的改革路线图。该局会强化行业咨询机制,着重识别重点技能的需求和缺口,制订以「技能为本」的培训框架,并与高等院校合作及导向其他培训机构,因应技能缺口开发各类别和级别的课程;亦会为失业率较高的行业提供专门的再培训支援,提升竞争力。长远推出获业界认可的微证书课程,让学员可灵活选修,也会善用科技提供多元灵活的学习模式。政府会因应再培训局年底前敲定的全新工作计划修订《雇员再培训条例》。

消息:考虑失业率等数据 扩新安排至其他工种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截至上月底,计划已批出11,725名侍应生及8,648名初级厨师,「以今年7月31日当日计,有5,435名输入侍应生,以及4,034名初级厨师在本港开工」,故针对这两输入劳工较多的工种聚焦处理,相信经适度调整,批出数字会有所下降,「要求雇主增加实地招聘会可有效加强监察,雇主不请人要解释,之前亦听到见工者反映面试过程正常;至于输入比例改为按申请职位计算,正是回应劳工团体诉求」。

消息又指,6周本地招聘时间措施,明起会在所有通过初步甄选的申请落实,输入比例措施则在下批交予劳顾会的申请落实,「而外劳续期申请,均须依循新要求」;至于工作内容与招聘职位不符的情况属违规,劳工处会巡查。

被问到新安排会否扩展至其他工种,消息人士称会考虑失业率等数据,未有硬指标;补充一些工种如洗碗工、洗衣工等本地人兴趣不大,故无需「一刀切」暂停整个「补充劳工优化计划」,「因为一些企业确实有需要,适度输入外劳可支持企业运作,以及经济发展。我们没有水晶球,会持续优化」。

施政报告2025|输入侍应、初级厨师要求收紧 本地招聘期延至6周。

 

 

 

《施政报告》提出,输入外劳2比1比例改以职位计算。

 

《施政报告》提出,输入外劳2比1比例改以职位计算。

 

院舍护理员及建造业劳工输入配额未有计划调整

消息透露,政府未计划调整「院舍输入护理员特别计划」、「建造业输入劳工计划」现有配额。消息人士解释,输入护理员配额未用尽,且对院舍业界影响较少;另建造业界失业率反映在普通工人,技术工人仍有短缺,强调现有配额足以解决建造业人手短缺,会持续针对建造业个别工种实时情况,作动态调整,「加或减(配额),这一刻都不会做」。

「运输业输入劳工计划」方面,消息人士未回应会否调整公共小巴/客车行业的1,700个配额,称雇主对计划反应正面;而截至今年6月底,逾1,500位司机通过本地驾驶考试并投入服务,因应2年工作期今年12月将陆续届满,政府现阶段会集中处理续期申请,「自上月起已可申请续期」。至于「航空业输入劳工计划」,消息人士称「检讨中,适时公布」。对于商界政党提出放弃工资中位数的规定,消息人士直言相关规定属「基本」,暂无计划调整。

完善平台工作者工伤补偿机制

《施政报告》提出会立法完善平台工作者工伤补偿机制。政府消息人士表示,现时平台工作者地位特殊,并不属「雇员」,过去也有平台工作者发生严重意外,引起关注,故初步计划立法平台需购买保险,让平台工作者获得的工伤补偿「与雇员相约;返一日工都有」,具体保障范围需再与「数码平台行业三方小组」磋商。立法上将根据工作模式,对「平台工作者」有新定义,「基本条件是,在平台登记,按平台按演算法接工作的人士,会纳入范围」。

至于扩大强积金等其他保障至平台工作者,消息人士强调要「逐步来」,需考虑任何新政策对平台营运者及工作者,在营运、收入等方面的影响,「这世界没有免费午餐」。

相关文章:

施政报告2025.总览|餐饮业外劳收紧、鼓励生育加码、建部门首长责任制 李家超:改善民生是施政最终目标

施政报告2025前瞻|外劳争议升温 拟完善「补充劳工优化计划」防滥用 政界倡「2:1」比例限同一工种

输入外劳︱孙玉菡:检视范围包括外劳配额以工种计算 不宜一刀切订「熔断」机制

输入外劳|建造业失业率达7.2% 工会指开工量悬崖式跌八成 料2026年情况更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