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2025-09-13 17:53:33

中秋节|经济不景兼遇内地果篮竞争压价 本地果商形容生意更难做

中秋节送赠果篮予商业伙伴的习惯,同样受经济大环境打击。有果商指,今年市况较差,果篮订单很少,坦言若生意额能达去年6成「已属理想」;又谓面对内地果篮价格竞争生意更难做。另有果商指,果篮整体订量能维持,但客人选购的果篮呈现「消费降级」,「今年定价在1000元或以下的果篮较受欢迎,相较往年较畅销的1000至2000元产品,明显出现价位下移,故预算生意额会较去年同期跌约15%」。

中秋节|果商 : 做到去年6成生意额已算理想

果商林先生向《星岛》表示,今年中秋节市况较差,订单很少,「如果做到去年6成生意额已经算理想」。他指,自2023年起已观察到果篮销情明显有下滑趋势,如有客人本身每年送12个果篮,但自2023年起跌至8个,去年更再减至4个,「今年过年都只送两个果篮,预计中秋节送的果篮更少」。他分析,因本港经济仍然疲弱,受大环境影响,客人送礼的意欲亦低迷,整体节日气氛淡薄,「无心思、无客人送,也令果篮市道受压」。

有果商指,今年市况较差,中秋果篮订单很少,坦言若生意额能达去年6成「已属理想」。资料图片

 

不少公司会于中秋节向客户及合作伙伴送赠果篮。

 

除了大环境经济疲弱,林先生指出,果篮市场亦面临来自内地的激烈竞争。他表示,现时市面上有大量内地的果篮产品,成本低至300元以下,售价约400元,每日出货量庞大,价格极具吸引力,而本地果篮在人工、材料等成本上远高于内地,难以与之抗衡。林先生坦言,虽然内地果篮质量一般,但因价格优势明显,已成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更有客人在订购时,直接以内地果篮的价格作为议价基准,令本地供应商进一步受压。

果商陈锦辉表示,今年中秋节较往年稍晚,公司透过网上及多媒体等多渠道推广,虽然订单数量尚可,但价位明显下移,「1000元以下的果篮较受欢迎,往年则以1000至2000元产品较为畅销」。他表示,果篮主要用作送礼及商务往来,惟现时经济欠佳,整体市道不理想,需求亦受影响,预计生意额较去年同期下跌约15%。陈锦辉指出,为刺激销情,今年没有加价,更推出「早鸟」优惠等,希望吸引更多顾客,目前市场反应尚可,但今年成本增加约5%至10%,人工及租金均有上升,「令人比较担心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