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盘︱港足斗印度扯红旗 启德主场「应援经济」有契机
启德体育园3月开幕以来,主场馆今晚迎来首场足球赛事,由港队迎战印度,5万张门票已全数售罄,令人喜出望外。今次是港队首次在「香港主场」出战,且是国际A级赛事,无论战果如何,已打破本港足球比赛的入场人数纪录。今次入场观众中,相信为数不少是「街客」,如何趁机会吸纳更多新球迷「入坑」,以至发展「应援经济」,值得政府及商界思考。
港队对印度︱「坐爆」大球场过去少见
港队赛事「扯红旗」有先例,例如2015年港队在世界杯外围赛斗国足,旺角大球场全场爆满,但若然要「坐爆」可容纳4万人的香港大球场,过去可说是天方夜谭。今次港队首度在启德出战,门票价钱亲民,去飞速度甚快,但要全部沽清5万张门票,不少人事前都不敢相信。有港队成员形容大批市民撑场是「天大好事」,估计一大原因是受惠于启德主场馆首场赛事,不少港人欲入场感受气氛。
港队对印度︱议员:推动主场经济好机会
有官场中人说,「坐爆启德」是意料之内,相信不少观众除想睇波,更想「睇场」,亲身入场感受启德新主场,「80元一张飞,平日睇一场演唱会都未必得」。对于平时港队赛事只有数千人入场,港超联则更低,该人认为今场始终是启德首场正式足球赛,对球迷有新鲜感,与平日多比赛的港超联有分别。
去年《施政报告》提及发展体育产业主场经济,充分利用启德体育园和其他场地主办大型国际赛事,让港队在主场作赛,建立观众群,有利体育产业长远发展。文体旅局局长罗淑佩年初曾言,期望日后球迷群可发展出类似「应援会」的生态,不论港队主场作客均现身支持,刺激出境旅游、运动产品等周边配套盈利。
有官场中人认为,启德体育园标榜是「香港主场」,希望越来越多盛事在启德上演,今次港队正好是一次机会,若效果良好,未来可安排更多港足赛事在启德举行。该人指,足总近一两年已加强助协助球迷购票、便利打气物资入场等,随着港队叫座力提升、年轻及女性球迷增加,未来可考虑推出更多周边产品,而「主场经济」要形成气候,具体形式仍在摸索当中。
民建联议员郑泳舜希望今次是发展「主场经济」的好开始,其他不同项目的港队赛事,同样也能吸引市民入场,带动社会「撑港队」气氛,「不止外国球星,本港球星也很值得支持」。他认为要做好体育产业,「主场经济」和「应援经济」必须拓展,否则海外球队来港作赛离开后便「无嘢承托」,期望周边商品可进一步发展。
港队战衣「一衫难求」
提到周边产品,球衣必定是最直接受惠的一环。体育园昨发布「撑港队攻略」,建议球迷入场前到启德零售馆商店买港队波衫,营造一片「红海」为港队打气。有熟悉本地足球人士指,五、六年前港队推出过一批球衣,但当时可能因为疫情等因素,销情不算好,令供应商策略趋保守,供应一度减少,但足总早前续约时已与供应商「倾掂数」,确保球迷可买到香港球衣、增加零售点,这方面应「畀返个credit」足总。
无论穿港队球衣抑或曼联波衫,是「死忠」粉丝还是「忽然球迷」,只要愿意入场撑港队,其实已值得支持,若能扩大观众群「造大个饼」,避免是一瞬即逝的热潮,更属好事。
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