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SMS都有假?网民疑收顺丰假短讯 通讯办:不排除不法份子使用无线电干扰器 正与警跟进
【骗案/短讯/登记人发送制/通讯办/顺丰速递】骗徒手法层出不穷,利用钓鱼短讯诈取金钱,通讯办去年推出短讯发送人登记制,以「#」号开头以及登记团体或机名称发送短讯,但有网民昨日(13日)在网络讨论区发文,指收到以「#」开头顺丰速递发出的钓鱼短讯,怀疑「#」的短讯发送人登记制已被骗徒破解。通讯办回复有关查询指,不排除有不法份子使用非法无线电干扰器发出讯息,正联同电讯商及警方作进一步跟进。
根据网络流传的相片,网民一向收到「#」字开头「SFExpress」(顺丰速递)的短讯,短讯指有关的包裹地址不完整,「派件小哥」未能联系,无法完成配送,要求网民点击连结更新地址。有网民翻查有关的连结,发现网址在2月12日注册,而《星岛头条》网记者亦在今午(14日)尝试打开相关连结,但连结已失效。
记者亦以顾客的身分向顺丰速递在线客服查询,客服指有关的短讯是诈骗短讯,不要提供任何个人资料给陌生人,如顾客有怀疑,应致电客服查询。
通讯办:联络当事人及与相关电讯商调查
通讯办发言人指,近日接获市民查询,称收到以「#」号开头的短讯发送人名称发出的怀疑诈骗短讯。通讯办随即联络当事人及与相关电讯商展开调查。通讯办不排除有不法份子使用非法无线电干扰器发出讯息,正联同电讯商及警方作进一步跟进。
通讯办呼吁市民必须时刻保持警觉,无论短讯显示任何发送人名称,都不应随便开启短讯内的连结、披露个人资料或转帐金钱,以免蒙受损失。市民如收到相关可疑短讯,请即联络通讯办(29616333)或警方提供有关资料,以便跟进。
发言人续指,短讯发送人登记制于2023年底推出,只有已登记成为「已获认证的发送人」的公司或机构,才可使用其以「#」号开头的「已登记的短讯发送人名称」发出短讯,电讯商会拦截由非已获认证的发送人透过互联网发出的伪冒短讯。一般而言,发讯机构必须通讯办提交申请及所需证明文件,经审批后方可成为「已获认证的发送人」,并使用「#」号发出短讯。而根据《电讯条例》(第106章),任何人如没有适当牌照管有或使用任何作无线电通讯之用的器具;或设置或维持任何电讯设施,即属违法。任何人参与该等非法活动即违反条例第8(1)条,并会遭受检控。一经定罪,最高可判处罚款十万元及监禁五年。
方保侨:骗徒可能使用「伪基站」发送假短讯
香港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接受《星岛头条》查询时表示,该相片有机会是网民改图造假,但如相片未有改图,则有机会骗徒使用「伪基站」发送有关的虚假短讯。因骗徒使用「伪基站」拦截通讯,发出短讯,可以随时更改发送人名称、号码,更可发出「#」字开头的短讯。他又补充,「伪基站」传送范围有限,通常藏在汽车上,当有手机用户经过时或在附近,便会接收到诈骗、推销等短讯,但他强调受影响的用户不多,亦以特定的用户为主。
方保侨又称有关的技术并非什么新科技,超过10年前内地已有骗徒使用相关技术发布短讯。
方保侨提醒巿民要留意连结的名称,分辨网域是否正确,如有怀疑不要随便点击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