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哥变港队 首战「芬兰木柱」世杯夺牌
新兴运动在港日渐盛行,让不少运动初哥一试爱上。推广新兴运动多年的黄秋南,去年将欧美流行的「芬兰木柱(Molkky)」引进香港,自行研究玩法及战略。为一展实力,他上月领军港队首战芬兰木柱世界杯,在两场淘汰赛中逆转胜出,勇夺季军,他形容成绩是喜出望外。回港后他随即筹办多场小型比赛,冀将芬兰木柱普及化,让此运动变得不再冷门。 记者、摄影 林紫晴
身兼多个新兴运动协会主席的黄秋南,十多年前开始对外国的小众运动感兴趣,不时上网钻研相关玩法,他忆说,「很多新兴运动在外国已流行多年,但当年香港全无新兴运动概念。」至一三年与朋友筹办联谊活动,搜寻一些新奇有趣的活动时,才萌生将新兴运动引入香港的念头。
他首先引入及推广躲避盘,并为该项目申请成为社团协会,两年前再成立乐历培训公司,专门发掘一些在亚洲鲜为人知的新兴运动项目,包括VX球、雪合战、三人羽毛球等。他留意到市面上大部分新兴运动讲求体力,故尝试寻找静态项目,芬兰木柱便是一例。
家庭游戏发展成竞技赛
芬兰木柱,又称木棋,是投掷运动的一种,早于一九九六年在芬兰诞生,当地亦设有国际协会推广运动。黄秋南指,芬兰木柱本身是一种家庭游戏,类似中国的康乐棋,后来才发展成为竞技比赛,「这是类似保龄球加飞镖的运动,成功击中地上的木柱便可得分,最快获得五十分的一方为之胜出。」
将木柱击倒看似简单,但同样讲求技巧及练习,黄秋南花了数月时间才玩得纯熟,再由初哥化身成教练,于去年成立香港芬兰木柱发展协会,至今培训至少五十人,「玩芬兰木柱讲求力度控制及投掷摆幅,因比赛开始后,地上木柱会被打散,目标区域会不停改变,须慢慢调节力度才可击中木柱。」
上月初,芬兰木柱国际协会于法国一连三日举办世界杯,超过一百七十个国家及地区派员参与。为一展实力,黄秋南决定联同另外三名队员,代表香港出战淘汰赛。他称,平时会在室内及户外场地练习,大多为草地或假草皮,没想到世界杯竟在法式滚球场地举行,「这种地质在港很少见,其碎石表面有一定缓冲力,故要调节我们原有的力度。」
推广新兴运动办本地赛
黄秋南形容是次世界杯犹如三日集训,观看比赛时留意到各地选手的投掷手法及布阵各有千秋,使他及队员获益良多,「有人会反手投掷木柱,减低其旋转速度,增加准绳度。」在实力结合运气下,他们成功在两轮淘汰赛中击败瑞士及捷克队,跻身三甲。
「两场比赛都是先落后、后反胜,真的很紧张!幸好对方在关键时刻出现失误,我们才有机会反超前,赢得季军,完全是意料之外」,黄秋南说。虽然玩过各类新兴运动,但他认为,芬兰木柱的吸引之处在于其战术,「这运动的变化很大,一方面要尽快得分,另一方面要顾及对手的打法。」
吸取外国的比赛经验后,黄秋南随即筹办芬兰木柱本地赛,首场小型比赛将于下周举办,报名人数早已爆满,「未来将举办更多比赛,希望将芬兰木柱进一步普及化。」
全文刊《星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