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子-專欄
【康子專欄】華麗一代的終結
戰後,世界並未和平:冷戰/核試/韓戰/越戰/內戰/暗殺/中東戰爭等等。 還有內地連串政治活動。飢荒,逃難,偷渡……步步進逼,問你怕未? 示威...
【康子專欄】瑞士銀行,神話之崩壞
想不到有生之年,竟趕得及,看到瑞士銀行系統的崩壞。 之前,誰能想像?「瑞士銀行」的金漆招牌,堅如磐石,等於阿爾卑斯山:穩定,安全,保密及完全信任。...
【康子專欄】比「校園欺凌」更可怕
先前寫「校園欺凌」(2月13日《黑暗中沒有榮耀》)系列。 尚未喘定,香港即發生加料煲湯案,哄動全城。即時調轉筆頭,改寫「凶宅」、「因果」、「奇案」等題...
【康子專欄】散落在時空的碎片
她趕忙叫鄰座的友人看。就在回頭的那一兩秒,黑色人影消失了,天線杆繼續排列至天邊,若無其事,似是剛才甚麼也沒發生過。亦有朋友,住在荒郊村屋。每日下午二時,有人在二樓的窗戶外,狂抓玻璃,似是要拼命衝進來。
【康子專欄】空靈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基本上,每一個人天生具備「靈力」。形式多樣化:預感/觸靈/傳心/直覺/夢兆/陰陽眼等等。可能精通一樣,亦可能樣樣都會。天生「六識」,西方稱「第六感」,原...
【康子專欄】從物質中尋找記憶
世上每一個人,俱是由分子組成。 「人」可以有變化,受損傷,被毁滅,分子隨而分離,可是不會消失。 先前曾提及《空間留下的記憶》(3月3日)。還...
【康子專欄】深夜伴我行
有關與亡者的溝通,筆者的親身經歷,是使用《地藏經》十二回的方法。以往曾詳述,不贅。 西洋人士又如何?繼續米高克萊頓(《侏羅紀公園》)的搜靈之旅,為尋找...
【康子專欄】你的靈力有幾強?
影片在倫敦埋尾。當地人才薈萃,有著名的「大英靈魂研究學會」(SpiritualistAssociationOfGreatBritain)。
【康子專欄】「靈異」不等於「幸福」
像日本的麻原彰晃,美國的查理斯文遜家族。還有明末清初,「白蓮教」的徐鴻儒,號召帶領各位上西天。諸如此類。原因不難理解:生活太苦了,又悶,沒法解脫。建制沒出路,未來沒前景,唯有仰望超自然力量。
【康子專欄】第三類型接觸
及至英國文豪狄更斯,最具社會良心,以及人文主義。他與當代多位名人,包括柯南道爾、葉慈等,創立劍橋大學的「靈魂學會」,倡導「靈魂是人死後的殘留」,至今仍活躍運作。
【康子專欄】第二類型接觸
繼續「靈異體質」。第一類型最強: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可與靈界直接溝通。 第二類型稍次,純粹講「感覺」,最常使用,潮流興說「Feel到」。 稍...
【康子專欄】第一類型接觸
更早期,是聖女貞德(1412年至1431年),受火刑。中國清朝則有「太平天國」,中共定性為「農民革命」,發起人洪秀全(1814年至1864年),亦是自稱受上天感召。
【康子專欄】細思極恐:「畀天收」
後來大部分兇手被捕,總有點神推鬼㧬。像香港的「雨夜屠夫」林過雲(1982年),明明家中有曬相設備,但偏偏要將拍攝碎屍的菲林,拿去附近的專門店沖曬,才被職員發現報案。
【康子專欄】你可有「靈異體質」?
看網紅,許多人爭出位,打到頭崩額裂,只為想表現,天生具「靈異體質」。 明嘅。我們的日常生活太平凡,太沉悶,為了想突出自己,多希望遇到鬼神,或者當自己是...
【康子專欄】靈異在「人」,不在「屋」
當然可能是「凶宅」的錯。因為入住衰屋,遇壞風水,累我行衰運,於是發生種種倒霉事。聽上去非常合理。但亦有種情況,是那位朋友出事,住屋易見鬼,旅行住酒店又見鬼,甚至停車暫借問,居然也撞到正。
【康子專欄】誰家無灶底,哪家不煲湯?
當時的小朋友,出街已經飽受驚嚇:一怕示威暴徒。二怕通街「菠蘿」(「同胞勿近」)。三怕吃催淚彈。怕怕怕。不料暑假後開學,竟然來多一單「灶底藏屍」,報章日日大字標題,圖文並茂,真係唔得佢死。
【康子專欄】那一天,成功賣了凶宅
出來做事後,設法買樓,與阿媽一起選了港島東區,一個海景小單位,姊姊與弟弟,跟著阿媽搬過去。朋友與阿爸,留在舊屋。間中上新樓探望,以為從此安居樂業。三年後,姊姊在新居上吊自殺。阿媽與弟弟堅持搬出,朋友縱使不捨,仍要將單位放售。
【康子專欄】「滑雪」體質,少女出天才
潮流興講「大灣區」/「高科技」等。很好,國家政策一定要支持。 可是「高科技」,也需要配合好體質。 像去年北京冬奧,在疫情肆虐下,仍完善舉辧,...
【康子專欄】三「吋」水漥淹死人
這是一個「追補」的題目。前文是《因果迂迴,伏線千里》(三月一日)。 當日說了三宗兇殺案:一是女童遇害。二是農場工人被殺,埋在南瓜田。 三(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