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Talk】中年女性嚴防 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是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反覆發作、短暫的、陣發性劇痛,又稱痛性抽搐。臨以局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突發的電擊樣針刺、刀割、撕裂或燒灼樣的劇痛為主要特徵。多發生於四十歲以上人士,又以女患者較多,並多數為單側性。

【健康Talk】小朋友唔願瞓?6大天然方法助入眠

小朋友提早放暑假,學校活動又因疫情暫停,不用早起床上學,小朋友容易養成遲睡的壞習慣。雖然家長知道睡眠對小朋友是非常重要,但是小朋友每晚輾轉反側,難以入睡,也會令到爸媽感到困擾煩憂,以下是一些有助小朋友入睡的自然方法。

【健康talk】夏日須慎防 一文剖析常見昆蟲傳染病

夏天雨水多,既濕且熱,屬昆蟲活躍的季節,少不免會被蚊叮蟲咬,過程中更有機會帶來細菌和病毒,例如較為人熟悉的登革熱、日本腦炎和寨卡病毒等,都是由昆蟲傳播的疾病。今期家庭醫學專科醫生講解蚊叮蟲咬的常見傳染病。

【健康Talk】水果表面附細菌損健康 袁國勇教清洗三部曲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所有從外面購買的物品也有機會帶有病毒,最好還是需要用消毒噴霧殺菌。近期有街市群組爆發,不少人對食物安全產生疑問,大部分食物徹底洗淨煮熟就可,但水果又應該如何處理呢?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去年在一個電視節目上表示,不少水果表面都會噴上抗生素,避免水果太快腐壞,因此附在水果上的細菌已含有抗藥性,所以必需先清洗乾淨,才能保障健康。他更提出清洗三部曲,包括:

【健康talk】牛奶幾時飲最好?營養師教你最強飲奶攻略

牛奶可以強身健體,更有助增高,不過營養健康中心首席註冊營養師詹兆洲先生表示,原來飲牛奶都有「學問」。以下5條問題是不少市民常常會問到營養師的,大人小朋友都適用,看過後可解答大家心中的疑問。

【健康Talk】不良飲食習慣易有脂肪肝 中央肥胖者風險高

據香港中文大學最新調查所得,本港約有一百萬人患有脂肪肝,比率甚高。大眾普遍都以為嗜酒人士才易患此症,其實不然。事實上,日常不少飲食習慣都存在脂肪肝陷阱,大眾不可不察。 

【健康Talk】夏天歎「果王」小心熱量高 糖尿病患者勿吃過量

盛夏來臨,同時也是熱帶水果當造季節,眾多熱帶水果當中,被稱為「水果之王」的榴槤令人「又愛又恨」,有些人非常喜愛,亦有人討厭它強烈的氣味。今期營養師從榴槤的營養價值角度,分析它的好與壞。

【健康talk】脊柱側彎影響長高及心肺功能 脊醫教6大檢查重點及伸展運動

香港註冊脊骨神經科王鳳恩醫生指出,兒童脊柱側彎主要由先天因素導致,即為原發性,小部分則是因為長期姿勢不正確。脊柱側彎為先天脊椎裂,常見是在腰椎最後的第5個位置,或是底骨第1個位置。小朋友有脊椎裂,有機會是出生前脊椎的椎弓沒有貼緊,當腰骨成長會令胸椎和腰椎彎曲,呈英文字「C」或「S」形狀。

【健康talk】西蘭花11大營養可抗癌防衰老 正確清洗加4大烹調法防止營養流失

新冠肺炎又在本港爆發,為減少外出,不少人都會一次過買好幾天的餸,其中「襟擺」的西蘭花便是受歡迎之選。但是大家知道如何烹調西蘭花,才可以避免營養流失嗎?還有清洗時又應該有甚麼注意的地方呢?

【健康talk】隔夜飯冷藏2日或致中毒 營養師建議助降中招風險

來自台灣的程涵宇營養師日前就分享,不少家庭主婦都會習慣將吃剩的白飯放入雪櫃。由於覺得白飯沒有調味,所以往往就會將它們冷藏多日,甚至隔一段長時間才重新拿出來翻熱食用。

【健康TALK】夏天食西瓜消暑解渴 腸胃差避夜晚食

中醫認為,性味甘寒的西瓜,本身有解暑除煩、收澀汗液的作用。夏天容易因為大汗而出過敏疹的朋友,清涼香甜的西瓜清熱解毒的效果,比綠豆湯更快,但是也因為西瓜太甘寒的特性,所以脾胃比較虛弱的朋友,應避免食太多西瓜,容易引起腹瀉。

【健康talk】港大研究指病毒4°C仍有傳染力 食材入雪櫃前做足4步

可於低溫環境生存美國格拉斯通研究所(GladstoneInstitutes)首席病毒學家格林博士(WarnerGreene)就曾表示,新冠病毒是種「黏性」病毒,能夠在不同物件表面、不同溫度的環境下,擁有很長的存活時間。譬如就有研究發現它們在60°C的環境中,仍然能夠生存。

【健康talk】酒精消毒液搓幾下就夠?日本研究:要4分鐘先殺死病毒

疫情肆虐,在噴嚏或者咳嗽時,不少人都會用手掩蓋口鼻,之後再用酒精消毒液清潔雙手。但近日有日本研究就發現,使用酒精消毒液快速搓手潔手,並不能夠有效殺死細菌病毒,原因是濕潤的雙手仍然會沾著從口鼻噴出的黏液。

【健康talk】捐血小常識一帖睇 曾外遊服藥等7類人需暫緩

疫情下市民都少了捐血,今日更有曾去捐血人士確診,令人提心吊膽。但急需輸血的人就無減少過,疫情下捐血更要多加小心,以下為大家整理捐血小知識,捐血前記得檢查清楚自己是否高危人士!

【健康talk】在家工作易缺維他命D 營養師提你補充4種抗疫營養素

為疫情之下不少人都在家工作或減少外出防疫措施。不過吸取足夠營養同樣重要,養和醫院高級營養師陳勁芝就提醒大家,長期不見太陽,反而會令我們吸收不到維他命D,而不少市民處理蔬果的方法,其實都令維他命C流失。即使安坐家中,飲食營養都不可怠慢,陳勁芝營養師就提醒大家要補充一下幾種營養元素鞏固免疫系統:

【健康talk】嬰幼兒可用酒精搓手液? 一表睇清不同消毒成分功效及特性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繼早前本港有1歲嬰兒確診後,不少家長都加緊做好防疫措施。不過若偶然有必要帶嬰幼兒外出,又找不到水源洗手,可否讓嬰幼兒用酒精搓手液呢?又應如何選擇「非酒精成分消毒搓手液」?

【健康Talk】外出憂病毒沾衣物?港大研究:60℃熱水浸衫再洗

疫情下不少人養成一種生活習慣,就是外出後回家立即清洗身穿衣物及進行消毒,擔憂衣服或個人物品沾上病毒。到底病毒會在物件表品存留多久?如何令懷疑受污染物品保持清潔?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公共衞生實驗室科學分部主任潘烈文教授的團隊,早前就研究新型冠狀病毒在不同環境的感染力,並解答市民三大疑問。

【健康talk】中大醫學院教用漂白水 稀釋最忌用熱水

新冠肺炎下做好家居清潔至關緊要,漂白水更是必不可少。中大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就提醒市民,使用漂白水並非愈濃愈殺菌,一定要稀釋才可使用,只要維持1:99的比例就足夠。

【健康talk】懷孕染疾會影響BB?中大醫學院拆解6大疑問教准媽媽防疫

產前檢查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都很重要。前往醫院或診所時,必須佩戴外科口罩。在診所或醫院期間,要嚴格保持手部衞生,避免用手觸摸臉部,儘量與其他人保持至少兩米距離。離開前也必須緊記要先洗手。如果在產前檢查前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或已經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應預先致電醫院或診所,詢問是否需要把檢查延期或取消,並討論以後的產前檢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