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濕疹 vs 食物敏感 專科醫生拆解濕疹迷思+教你用EpiPen!
【濕疹/食物敏感】很多人一見皮膚紅腫或痕癢,就以為一定是食物敏感,但其實也有可能是濕疹。記者再次邀請免疫及過敏科專科醫生 Dr. Dennis Wong,於第二集講解「食物敏感」與「濕疹」的分別。他指出,兩者的成因和發病機制完全不同,但患有濕疹的小朋友確實有較高風險發展成食物敏感。
免疫及過敏科專科醫生 Dr. Dennis Wong(右)
Dr. Wong 解釋,「食物敏感」通常在進食後數分鐘至半小時內出現,症狀包括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嚴重時更可引發過敏性休克,需要即時使用「救命針」(腎上腺素注射劑)。至於「濕疹」則大多與食物無關,症狀是皮膚乾燥、痕癢、脫屑或水泡,持續時間長,往往需要藥膏控制,但並不會像食物敏感般即時危險。
影片亦示範了如何正確使用「救命針」。注射器通常有清晰的顏色標示,可記為「藍色向上、橙色對大腿」。使用時先拔除藍色保險蓋,把橙色針頭貼向大腿外側(無須脫去衣物),用力按下,聽到「click」一聲後保持約五秒,以確保藥物已完全注入體內。由於部分患者在嚴重過敏時可能意識不清,家人或在場人士如已知患者有食物過敏史,應主動協助注射。EpiPen 一般有效期約為一年,家長需定期檢查是否過期;在真正危急情況下,即使只有略為過期的注射器,仍可先行使用。無論症狀在注射後是否明顯紓緩,患者仍應盡快送院,以防出現反覆或遲發性反應。
敬請留意下一集,Dr. Wong 將會拆解食物敏感測試的真相與限制。
記者:草步子
攝影:KK
剪接:春
製作:CCUE
T10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