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專欄】兩種燒鴨,明爐掛爐
很久以前,燒鴨全都是以「明爐」慢火燒得皮脆肉滑,雖然是明爐燒烤,但卻強調是「掛爐鴨」,年輕的食家實在莫名其妙。
卻原來,鴨身經詔醃製和「上色」,渾身濕透,如果單靠風乾,即使把鴨風乾過夜,也是沒法乾得透,炞出來的鴨,其「脆皮」就不耐放,很快就不夠脆的了。
燒臘師父把「濕身」的鴨,一隻一隻都掛得「靠近火爐」,利用周圍的高溫,三幾小時就能乾透,鴨皮才會耐脆,如果靠擺放過夜去風乾,只是「慳工夫」的做法,所以特別要強調「掛爐」,以示落足工夫,並無偷工省時,故名掛爐鴨。
今天的所謂掛爐鴨,卻是真的把十多隻鴨子,同一時間掛在「大焗爐」,優點是可以省時而又能大量生產,鴨皮就不及古法的脆了。
缺點方面,就是焗爐的火力是「固定」的,師父也要常打開爐,看看那一隻太焦,那一些太白,利用「錫紙」反射熱力,或者遮蓋太焦的鴨身。話雖如此,但卻能在短時間燒好十多隻鴨。
以前的「明爐燒鴨」,通常是交由未滿師的學徒一人一叉逐隻燒。一個細小的炭爐,一個學徒蹲在地上,鴨子插在長叉上,不斷轉動,目不轉睛看著那處太焦,就把叉子提高,遠離炭火;太白之處,就「補燒」多一會,燒出來的效果就均勻細緻,通常要四十五分鐘才燒得一隻。
一人一爐逐隻明火燒,這種做法,在七十年代開始逐漸消失,因為人工貴,起貨慢也。
訂閱星島網singtao.ca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看星島*知天下】請立即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App: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看星島*知天下】請立即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App: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