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隽骞专栏】接放学

道路,担当着城市脉络的作用,纵横交错,相互影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工具。死物而已,却除非在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现实中,寻回一些回忆。前天写过近期火红的麦当劳道,便不得不谈坚尼地道。
  
小学时,我在麦当劳道上学。我的妈妈,则在坚尼地道上学,因为她是嘉诺撒圣方济各学校的老师。说远不远,但绝不是短途步行距离。当时仍是半日制,我是下午班,妈妈却是梅花间竹地一年上午、一年下午授课。两母子均感受到对方就在左近,却有点探戈式的碰面拉锯:她下午上课的一年,整个上午她便在家,从督促到地狱式轰炸我温书练琴。但一起下课后,她便会开车来接我,却不是来麦当劳道,而是停在坚尼地道等候,我便隔年步行从麦当劳道到坚尼地道的长长石梯级,然后再寻找她。不论早上是否呼天抢地,这刻,大家总是甜丝丝的。当她上午授课,我的早上是孤独,放学亦没有妈妈接。
  
直至我上了大学,她仍在坚尼地道教书。一天心血来潮怀念那接放学的情景,便独个儿跑到她学校门口,来一次阿仔接阿妈放学!初时她不像太有惊喜,直至其他一起放学的小学生起哄:“陈老师的男朋友来接她放学啊!噢!”她那极度尴尬仍笑不拢嘴的表情,永远深印我脑海。自此久不久,便以男朋友身分高姿态接她,直至最后一次,是她退休的前一天。
  
能够互相接放学超过二十载,就像坚尼地道一样,不长不短。不同的是,她把一生事业贡献在这条迂回曲折、双程行车的道路上。相比一条短短、只能勇往直前随波逐流的麦当劳道,可能就是我们两母子的人生与情感写照。

订阅星岛网singtao.ca电邮快讯,每天可收到最快新闻资讯: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订阅CCUE YouTube 频道,查看更多吃喝玩乐、生活资讯影片。

【看星岛*知天下】请立即下载“星岛新闻(加拿大版)”App: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share to wechat

延伸阅读

【高慧然专栏】花园的不速之客(上)

【康子专栏】有前冇后,速断舍离

【陈隽骞专栏】谦逊教育

都市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