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啦啦隊應援經濟

上期說道世界棒球經典賽(WBC)的品牌效應,本周想續談一下這當中常常被忽視或者輕視的部分,就是啦啦隊。不時聽到有人抱怨人們入場看球賽是為了看啦啦隊而不是球賽和球員、啦啦隊太搶眼破壞球賽等等,不禁想問一句:為何不可以是相輔相成?

就以最近的WBC為例,中華台北在台灣主場出戰分組賽,啦啦隊與全場球迷的加油聲勢,令意大利隊員在訪問中亦直言「深受震撼」,中華隊啦啦隊員之一的「樂天女孩」林襄,本身就是職棒樂天桃猿啦啦隊成員,其IG粉絲近160萬人,甚至比五月天阿信、吳宗憲等台灣明星還多,如果有人是因為啦啦隊而進場,背後已帶動門票、飲食、周邊產品,甚至海外球迷旅遊、住宿等消費,這不是與球賽互惠互利的雙贏發展嗎?

又如日本搏擊界的Shootboxing賽事,其擂台女郎「Shoot Girl」以健康性感為賣點,亦為賽事打響知名度兼建立獨有品牌形象,Shoot Girl同時亦有機會因賽事表現被電視台或其他媒體留意,進而拓展事業,形成良性循環的「應援經濟」。要推動建立應援經濟圈,需要的是球隊願意投資、政府政策鼓勵推動、球迷自律建立文化,才能達成最佳效果,不過香港官員會恭喜「香港演員」得獎,香港運動員奪冠卻鮮有提及恭賀,這條應援之路看來仍遙遙無期。何子善

訂閱星島網singtao.ca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看星島*知天下】請立即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App: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share to wechat

延伸閱讀

share to wechat

延伸閱讀

瑞典超|哈馬比防綫不穩 敲布洛馬波卡納冷W

港超|港甲高力北區入紙升班 來季港超或有11隊角逐

專欄|「美國VS國際」夢幻成真?

本地足球|西界足校再派隊赴歐洲 出戰安道爾青少年賽事

都市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