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誌|保育專家穿針引綫救地球 發揮(1+99)%力量

一身恤衫西褲,說話簡明扼要,作為大自然保護協會的保護海洋、土地及水資源全球總裁,Jeffrey Parrish本身是一名資深保育專家。27年來的保育路途看似漫長,但要解決災難性的氣候變遷和減緩物種損失卻遠遠不足。他強調,距離生死威脅僅餘數年,「自我出生的1970年以來,全球野生動物族群已減少70%,我們正在見證這些驚人的下降。」為此他着力穿針引綫,由說服社區參與保育,協助企業尋找正確的ESG路徑,到政府政策層面的開展都全情投入,希望為保育地球發揮(1+99)%的力量。 

Jeffrey成長於美國東南部的阿拉巴馬州,那里河川縱橫交錯,森林覆蓋率逾65%,自然資源和物種豐富,使他對大自然無比着迷,更因而攻讀生態和演化生物學的博士學位。然而,隨着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不斷流失,他毅然決定走上保育的第一綫。1996年,他以鳥類專家身分加入大自然保護協會(The Nature Conservancy,簡稱TNC),被派往拉丁美洲研究貝里斯熱帶雨林的雀鳥,其後又深入亞馬遜盆地、安地斯山脈等地建立保護區。自2008年起,他曾短暫轉投其他保育組織,約3年前重返TNC。

與原居民合作管理土地和水源

「保護自然的重點不僅是保護一個地方,更重要是確保該地得到有效管理,這也意味着需要持續的資金支持。」Jeffrey很清楚,濫情表達對當地的同情沒有用,關鍵是要尊重當地傳統,並找到方法推進傳統,與當地原居民合作管理土地和水源、提出融資方案等均是其中的方法。

Jeffrey除了是一名研究專家,過去曾開發和促進多個野生動物基金及資助項目,為保護自然和保育籌集重要資金。例如他曾任巴塔哥尼亞公園永續計畫(Patagonia Parks Permanence Project)的總監,助智利政府達成逾2億美元的協議,管理和永久資助巴塔哥尼亞的17個國家公園,並確保當地社區從保育工作中受益;他還開發了大象危機基金和獅子復育基金,建立旅遊合作項目,並通過2019年上映的電影《獅子王》,達成兩項野生動物慈善營銷(Cause Marketing)的企業合作項目。

「對我來說,保育工作是1%的科學和99%的人。」Jeffrey坦言,自然保護涉及各種利益相關者,包括政府、社區和企業,綠色組織並非與他們對抗,而是可以從中穿針引綫,由說服當地社區參與保育,到協助企業找到正確的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路徑,一直至政府政策層面的開展。

組織社區改善草原環境

以TNC在蒙古的工作為例,當地因不斷增長的資源需求、發展和礦業開採,使土地細碎化及遭到污染,罕見野生物種如雪豹等受到威脅,而原羚的流動也打擊遊牧民族的生計。TNC為當地進行生態評估,幫助識別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地區,新建了14.4萬平方公里的保護區,包括面積是塞倫蓋蒂草原10倍的東部草原。此外,他們還幫助2000多名牧民組成52個社區組織,取得了300萬英畝土地的合法使用權。這保障牧民維持傳統的生活習慣,同時也可以合作的方式,一同改善草原環境及放牧管理,以保護土地和野生動物。

相同的原則也被應用在香港,Jeffrey分享了TNC在香港的主要項目——蠔礁修復。他指,蠔礁是重要的海洋生物棲息地,有天然淨化海水的功能,為海草、細小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健康的生態環境,有助保護香港的生物多樣性和海岸綫,同時提高物產的生產質素,令漁業得益。2018 年,TNC在流浮山建造了第一個蠔礁修復試點,隔年利用從餐廳和本地蠔民回收的廢棄蠔殼,在吐露港建立了第二個蠔礁試點。

夥義工修復廢棄養蠔場

Jeffrey從香港同事口中得知,最初在港推動計畫時,需要花時間與政府等持份者解釋蠔礁的重要性,亦幸好得到蠔民的協助讓計畫順利展開。2021 年,在太古基金、海洋保育提升資助計畫(MCEF)和社區合作夥伴的支持下,TNC推出新項目以管理白泥重要的生態棲息地。據悉,白泥近年接連遭旅業和入侵物種影響,但截至去年11月,TNC和義工已修復了該處2200多平方米的廢棄養蠔場。

「團隊希望每年建造一個蠔礁,下一目標地點例如深灣、東涌等地,未來則希望擴展至大灣區。」Jeffrey和團隊期望提供蠔礁這類天然的綠色基礎設施來保護人類,「蠔礁可隨海平面上升生長,也能緩衝海浪,減少海岸侵蝕,令海岸更穩定。」他強調,「自然是應對氣候變化的答案,多些綠色區域,也有助於人類的身心健康。」

「新冠疫情為我們上了一課。」Jeffrey舉例,有說法指病毒或源自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反映了人類不應該濫用自然,「但更重要是顯示了希望,疫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給了自然恢復的機會,甚至有動物出現在從前沒有到過的地方。」身為一位育有兩女的父親,他期望在去世前盡可能地保護更多自然環境,「我想女兒們擁有一個更綠色的世界,也希望她們看到爸爸在保育上的微小貢獻。」

辦活動探索大自然 提高市民保育意識

大自然保護協會香港團隊在2022年6月將回收蠔殼放置於吐露港水域。資料圖片
大自然保護協會香港團隊在2022年6月將回收蠔殼放置於吐露港水域。資料圖片

 

Jeffrey知道郊野公園佔本港土地面積的40%,也聽聞坊間有討論回收部分土地興建房屋的情況。惟他認為,郊野公園實際上增加了鄰近住宅的房地產價值,並提供人口增長和生存所必須的水源,「自然是一種愈來愈稀有的資源,我們應該用科學模型預測失去這些綠色用地的後果,以及對水源和人類身心的影響等。」他又說:「如果只有高樓大廈和商業大樓,那麼香港和紐約等其他城市有何分別?」

「港人很幸運,被大自然環繞,但很容易抬頭不見低頭見,只看到行人路,忽略了周圍的山林和海洋。」Jeffrey建議,多利用這種便利性提高本地市民的保育意識,「通過計畫讓企業員工、家庭和學生外出探索、享受和參與修復大自然的活動,是了解保育重要性的好方法。」他強調,大自然保護協會正與許多合作夥伴努力實踐此目標。

記者:林家希
 

----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加拿大星島WhatsApp報料熱線:(437)428-9394

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App,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訂閱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share to wechat

延伸閱讀

share to wechat

延伸閱讀

23條立法|陳國基 : 博鰲論壇期間並無政商界代表對立法表憂慮 斥美西方媒體抹黑

涉灣仔暴動案發還重審 社工陳虹秀擬不認罪12月開審 同案3人擬認罪

港大5.1起實行遊客分流措施 校園導賞團受影響 詳情適時公布

國際桌球明星賽被批安排失當 楊潤雄:私人籌辦 盼將來有改進

都市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