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指Lorlatinib可成為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

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莫樹錦早前聯同國際肺癌專家團隊,針對帶有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變異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進行一項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證實不論病人是否存在腦轉移,第3代ALK抑制劑「Lorlatinib」可成為一線治療方案。

研究由全球多間癌症中心和醫學院合作開展,共招募296名ALK陽性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一項開放標籤、隨機對照的第3期臨床試驗。患者均從未接受腦轉移相關治療,並會被隨機分配接受口服Lorlatinib(每日一次100毫克)或口服Crizotinib(每日兩次250毫克)治療,並定期進行腫瘤評估,包括每八週一次的磁力共振影像掃瞄及定期匯報病人的狀況。

數據顯示,與第一代標靶治療相比,新標靶藥可以改善病人的無惡化存活期,特別是腦轉移患者的12個月無惡化存活期比率大幅增加近3倍;新藥亦可有效減慢癌細胞進入中樞神經系統,限制腫瘤擴散至腦部,當中非腦轉行患者12個月內癌細胞散至腦部的發生率大幅下降逾9成。另外,一半的中樞神經系統不良事件在沒有干預措施或調整Lorlatinib劑量的情況下得以解決。

研究結果已於國際醫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發表。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和歐盟委員會亦已相繼批准使用Lorlatinib作為轉移性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藥物。

訂閱星島網singtao.ca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看星島*知天下】請立即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App: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share to wechat

延伸閱讀

share to wechat

延伸閱讀

黃大仙輕型貨車司機遇截 揭停牌期間駕駛涉2宗罪被捕

馬會時隔32年今再辦「黃昏馬」 馬迷讚安排人性化 : 唔使頂住個太陽睇馬

城大首屆獸醫生將畢業 獸醫管理局主席程仲中:積極配合冀無縫註冊執業

孔繁毅︰抗疫專家顧問團功成身退 仍有不少渠道向政府反映抗疫情況

都市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