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猴痘正名 世衛籲民眾集思廣益

專家認為「猴痘」這個病名可能對猴類和非洲大陸產生污名化,呼籲全球民眾為其改名。圖為一名男子與猴子在玩耍。法新社 專家認為「猴痘」這個病名可能對猴類和非洲大陸產生污名化,呼籲全球民眾為其改名。圖為一名男子與猴子在玩耍。法新社

「猴痘」(monkeypox)疫情持續在全球延燒之際,專家認為這個病名可能對猴類和非洲大陸產生污名化,有意為猴痘一詞正名的世界衛生組織(WHO)16日公布為猴痘設立的命名網站,並呼籲全球民眾集思廣益,為這種快速傳播的疾病想出一個「比較不污名化的名稱」。

世衛組織數周來對猴痘之名表示憂心,這種傳染病在5月形成全球性疫情。法新社報道,專家警告,這個病名可能對猴類和非洲大陸產生污名化影響,但猴類與這種疾病傳播的關係很有限,而非洲經常會被人與猴類聯想。比如近來巴西傳出報道,有人因擔心感染猴痘而攻擊猴子。

世衛組織發言人柴伊布(Fadela Chaib)說:「猴痘一名早在現行疾病命名最佳方式採用之前即已存在。」柴伊布說,「我們實在希望想出一個不會污名化的病名」;並說,如今大家都可以透過專門網站https://icd.who.int/dev11.來集思廣益。

猴痘一名的由來是因為相關病毒最初是1958年在丹麥的研究用猴子體內發現,但許多動物體內都可發現這種病毒,最常見的例子是囓齒類動物。據悉,人體首次發現感染猴痘是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此後在人體傳播的地域主要限於非洲西部和中部某些國家,因此成了這些國家的風土病。

但自今年5月開始,這種疾病在世界各地快速傳播,感染者主要是有過同性性行為的男性,癥狀是發燒、肌肉疼痛同時皮膚出現大顆有如疔瘡的病變。 根據世衛組織統計,今年至今全球已出現逾3萬1000起確診病例,12人死亡,世衛因此將此疫情宣告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

另外,對病毒分支的新命名已於上周生效。新名稱使用羅馬數字表示病毒分支,用小寫字母表示亞分支。此前的剛果盆地分支改名為分支I,西非分支改為分支II。分支II又包括兩個亞分支,即IIa和IIb,其中IIb是今年在歐美暴發的疫情中主要傳播的一組變種。分支I的致死率高達10%,分支II則更為溫和,致死率不到1%。

雖然目前在歐美暴發的分支致死率較低,但是美國疾控中心表示,確診患者將遭受疼痛的影響,可能「非常痛苦」,並可能引發疤痕。而孕婦、兒童、免疫系統較弱和有濕疹病史的群體可能更容易發展成重症。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加拿大星島WhatsApp報料熱線:(437)428-9394

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App,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訂閱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share to wechat

都市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