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憶同學曾攜槍回校 教家長如何解釋槍擊案

■精神科醫生及臨床主任馮溥倫表示,須向孩子灌輸正確觀念。資料圖片 ■精神科醫生及臨床主任馮溥倫表示,須向孩子灌輸正確觀念。資料圖片

近期多倫多發生多宗槍擊案,引致多人死亡,不過多倫多警方發言人表示本市有最出色的槍擊及兇案調查員,多倫多仍然是個安全的城市,提到槍擊案於不同地點發生,認為不會對公眾構成危險。但面對接連發生的槍擊案,加上早前造成19名兒童及兩名成年人被殺的美國德州校園槍擊案,家長應如何向兒童解釋槍擊事件呢?

多倫多西區醫院亞裔人士精神健康計劃的主診精神科醫生及臨床主任馮溥倫表示,不少負面消息來自新聞,提到有病人稱閱讀新聞時最感到不開心,他憶述自己在學期間亦曾見同學攜槍回校,幸好沒有走火,最後學校疏散學生,校長獨自陪伴攜槍同學,他猜測是由於放榜成績不理想,加上家庭壓力,令該同學攜槍回校,提到雖然事件中無人受傷,但亦可能造成心理陰影。

曾經歷槍擊案與否,聽到有關槍擊案新聞都會有不同反應,馮分析指有人會沒有波瀾,因事件並非發生自己身上。他表示他的部分同班同學曾經歷攜槍事件後,仍對此城市感到安心;有部分同學會認為自己逃過一劫;有人則認為事件有趣,因可以提早回家,他表示不同性格的兒童面對事件,有著不同的心境。

被問到作為家長該如何向兒童解釋,馮指首先要注意小朋友的年齡、性格是否容易擔心還是樂觀,表示不同年齡會區分小朋友明白事理的程度,或對外界新聞的關注程度。馮續指要多聆聽小朋友對這些事件的看法,例如了解他們心情等,直言不需直接與小朋友談論大道理,強調最重要的是聆聽他們的看法。

給予支持 切勿批評

馮表示與小朋友談論這些案件亦需注意,父母或成人需掌握對事件充足的資訊,從而給予小朋友正確的資訊,或者指出加拿大與美國持槍的分別,他指出詳細的資訊可讓小朋友適應此事及對事件有正面的看法。

馮表示情緒為另一要注意的地方,提到有小朋友可能不關心或非常關注事態發展,聆聽他們的情緒後可以給予支持,切勿批評,如「為何對大事漠不關心」、「為何小事如此擔心」等字句,直言父母或成年人要支持小朋友情緒的表達,馮指可能因華人社會較少注重小朋友的情緒,認為父母可多回應小朋友的疑問及聆聽他們的情緒。

提到若然遇到較負面,容易對事情感到緊張的人,馮指不論小朋友、成年人或長者,當他們聽到疫情、戰爭、槍擊案等一連串負面消息,會產生負面想法時,馮指需要帶給他們安全感,向他們耐心解釋事件未必會發生於自己身上,對事件作出預防,亦表示加拿大有不少制度可以保障安全。

馮續指家長可以向小朋友表示會與他們同在,任何事父母都可以與他們一同解決,強調要為小朋友建立安全感,他解釋安全感在於大人會支持及保護他們,馮以學校「走火警」為例,指出火警較少機會發生,不需每天為火警而擔心,但若然發生,會有老師指示如何逃生,及有安全措施預防,可減輕小朋友對突發事件的壓力。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加拿大星島WhatsApp報料熱線:(437)428-9394

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App,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訂閱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share to wechat

都市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