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市青少年暴力欺凌案增 专家吁家长关注子女心理

■青少年欺凌暴力事件升温让家长担心。 加通社资料图片 ■青少年欺凌暴力事件升温让家长担心。 加通社资料图片

温市警方周二(10日)发布新闻稿称,市内涉及青少年欺凌、暴力恐吓、抢劫等案件有所上升,担心更多青少年受到伤害。而素里皇家骑警证实,该市近日发生一宗青少年欺凌案,受害学生被羞辱时,更被同龄欺凌者拍片,并在网上流传,警方已对此展开调查。

有大温家长认为,青少年欺凌及“童党”一直在社区存在,担心子女在学校结交损友或被欺凌,希望校方及警队多关注青少年罪案问题。另外,有本地华裔心理辅导员呼吁家长,切勿只关注子女的成绩,应正视青少年疫后的心理健康。

华裔学生监护人管接管送

温哥华中学生郭恺玲今年准备升读大学,其母郭太回想自己在女儿就读中学时,每天都寝食难安,担心女儿在学校结交损友,或顾著谈恋爱。她说:“女儿在中国读书的时候,班主任会时常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甚至向父母报告他们的社交圈子。但这边的教育制度不同,加拿大的老师不会干预学生与谁来往,也不会经常与父母沟通,华裔学生家长之间有家长聊天群组联系,但与非华裔家长就少有来往。”

郭太续说,回想起女儿读9年级的时候,发现其与校内某个男生交往过密,劝说女儿不要早恋,幸好女儿较听话,把心思放回学习上。郭太说:“老师从来不会向家长透露女儿在校的社交,也不干预学生课后的去向,这种‘自由教学’真的让我感到无比担心,现在女儿终于过了叛逆期,准备升读大学,我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

另外,居于素里的梁女士受中国的闺蜜所托,为其14岁的儿子博文(Bowen)担任监护人。她表示,据闻学区有“童党”组织,近日亦有流传欺凌视频,因为博文刚来大温读书,怕他在学校受到同学欺凌,或误交损友,“我每天都亲自接送上学放学。加拿大的老师不像中国那种‘保姆式’教育,家长最好还是亲力亲为去监督子女的社交圈子。”

欺凌者与受害人同患心理病

卑诗省注册临床心理辅导员黄承斌受访时表示,由于未成年学生经历了两年多的疫情,缺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加上父母赋予的学习或升学压力,使他们心理健康容易出现问题。

他指出,通常在青少年的欺凌事件中,涉事双方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施袭者希望将心中的不忿或心理压迫发泄出来,借着欺凌中找到满足感。而受袭者往往害怕被加以报复,选择哑忍了事,并将自己代入“受害人”角色。因此,家长及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情绪及心理问题,并鼓励学生在受到欺凌时向信任的人求助,或咨询心理专家及社工跟进。

黄承斌续指,疫情回复面对面授课以后,不少家长及老师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认为复课后必须追赶学习进度,这会忽视学生的情感发展,结果适得其反。他说:“学生在疫情中面对的压力不下于成年人,特别是将要升读大学的中学生,父母及老师期望他们考进理想的大学。学校应该使用社会情感学习(SEL)教育方式,以帮助学生应对疫情带来的创伤,SEL不仅有助学生在社交情感能力和成长的进步,还会看到成绩的提升。”

黄承斌呼吁家长,学校已经恢复线下授课,社交距离亦回复正常,家长应多与子女沟通,给予关怀和减少施加无谓的压力,“有些家长要求子女考进某名校,读某个好专业,这就是无谓的压力。其实在加拿大的教育系统中,条条大路通罗马,入大学有很多途径。”星岛记者王弘树报道

■注册临床心理辅导员黄承斌。 受访者提供 ■注册临床心理辅导员黄承斌。 受访者提供 ■郭太表示,女儿较听话但仍会感到担忧。 受访者提供 ■郭太表示,女儿较听话但仍会感到担忧。 受访者提供
---------------------------------------------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即读【新移民专栏】:新移民第一身经验,与你分享当下年轻移民生活日常大小事,即读“新移民专栏”。

>>>下载【星岛新闻(加拿大版) 】App,随时看到最新最快新闻: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订阅【加拿大星岛网电邮快讯】,每天可收到最快新闻资讯电邮: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立即关注加拿大星岛新闻网TG Channel,让加国新闻无遗漏全天候向你推送:
https://t.me/singtaoca

>>>订阅CCUE YouTube 频道,查看更多吃喝玩乐、生活资讯影片。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share to wechat

都市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