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存活物件表面較久 審慎洗手可減染奧密

■奧密克戎變種病毒傳染性極高,一度令本國收緊防疫措施。星報資料圖片 ■奧密克戎變種病毒傳染性極高,一度令本國收緊防疫措施。星報資料圖片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初期,大家的感覺就像病毒無處不在,但數月過去後,科學共識開始形成,大部分公共衛生官員和科學家均同意,公眾被感染的主要途徑是通過空氣接觸病毒,而不是透過污染物的表面而感染;但專家提醒公眾,在各項防疫措施中,不能忽略洗手。

不過,具高度傳染性的變種病毒奧密克戎(Omicron),可能較其他病毒的存活時間更長,這引發那些基本預防措施可能仍有必要的考慮。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人員最近一項研究便發現,奧密克戎在不同物體表面較之前的SARS-CoV-2病毒更穩定。結果顯示,奧密克戎通過污染物途徑來傳播的可能性增加,研究人員強烈建議對公共區域的常見接觸表面進行手部衛生(hand hygiene)和經常消毒。

防疫不可忽略洗手

這研究論文已在網上發表,但未經評審。

此外,近期的其他研究表明,奧密克戎的重度突變刺蛋白較以前的細菌株更穩定。香港研究團隊之前亦對SARS-CoV-2病毒在各種表面上的傳染性水平進行研究,如飛沫含有奧密克戎會有甚麼後果,特別是BA.1變種被應用於不鏽鋼、紙張和玻璃等表面的情況。

在每種情況下,奧密克戎的感染性量康復時間都較原始病毒樣本的時間長。研究人員指,需要更多證據來解釋,為何在各社區研究中觀察到的奧密克戎傳播性增加,而物體表面上的額外病毒穩定性可能是一個因素,在建議針對感染的防控措施時,應考慮這一點。

另一方面,對於試圖在重啟社會時亦降低感染風險的加拿大人來說,有專家指,大家一直非常關注空氣傳播和口罩,但忽略了洗手。

安省京士頓(Kingston)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傳染病學系主任埃文斯(Gerald Evans)認為,除了戴口罩和接種疫苗等其他個人保護措施外,基本的手部衛生仍然是抵禦這種病毒的明智方法。

他說,由於孩子們經常將物件直接放入口中,定期對兒童日託設施和學校的玩具及其他物品進行消毒,也可能會有幫助,但他警告公眾不要恐慌,避免採取太嚴厲的預防措施。

埃文斯強調,如審慎地洗手,這將可減少受到傳染的機會。

星島綜合報道

share to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