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封城」戰疫 1700萬人全檢測

■超巿內多個貨物架,均被搶購一空。網上圖片 ■超巿內多個貨物架,均被搶購一空。網上圖片

 中國內地疫情持續升溫,前天本土新增染疫超過三千宗,涉及二十個省區市。受香港疫情牽動的深圳市宣布,今天起「封城」一周,全市逾一千七百萬市民將展開全員核酸檢測,全市公共交通、地鐵停運,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居家辦公,全市人員非必要不離深圳。與此同時,深圳口岸由今天起對深港跨境運輸實施閉環管理措施。消息傳出之後,不少市民前往超市排隊搶購物資。

深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昨晚七點宣布「封城」,原本車水馬龍的深圳如同兩年前的武漢,驟然被按下「暫停鍵」。大街小巷上已人煙稀少,只有防控人員在前綫守護;往日擁擠的地鐵站內也「空曠」起來。昨晚突然收到「封城」通知的市民們,紛紛下樓「囤糧」,「沃爾瑪」超市門口更排起長龍,超市裏的不少物資都被一搶而空。

地鐵站變「空曠」  超巿排長龍

網上有視頻可見,有防疫人員在其中一所超市外不停嗌咪,呼籲市民不要恐慌:「超市是正常供應,糧米是正常供應的。深圳是一綫城市,現在正舉全市之力抗擊疫情。不要以為買不到菜呀米呀,就怕你家放不下。」

防疫員不停嗌咪  籲巿民勿恐慌

受香港疫情失控影響,深圳防控形勢嚴峻,前日新增六十六宗本土病例,其中六十宗為確診病例,六宗為無症狀感染者。深圳前天已經宣布全市暫停堂食,各企事業單位員工原則上居家辦公。

昨晚七點,深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宣布,由今天(十四日)至二十日,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三輪全員核酸檢測。全市人員按照「應檢必檢,不落一人」的要求,完成各輪次全員核酸檢測。全市各級機關、事業單位除承擔防疫任務的工作人員外,均居家辦公或就地轉為社區志願者;企業一律居家辦公,暫停生產經營活動,大部分營業場所、門店一律停業。

通知指出,深圳全市公交、地鐵停運。全市社區社區、城中村、產業園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全市人員非必要不離深,確有特殊需要,一律憑二十四小時核酸陰性證明離深。

深圳口岸昨天再發現十三名跨境貨車司機的檢測顯示為感染新冠病毒,並發布關於加強深港跨境運輸閉環管理的通告,自今天零時起,對深港跨境運輸實施閉環管理措施,包括:實施集中接駁:延長文錦渡口岸通關時間;嚴格核酸檢測要求;嚴格預約管理;加大處置力度。

深港跨境運輸今起閉環管理

深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新聞發言人林漢城昨天表示,目前,深圳出現的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染性很強、傳播速度很快、隱匿性很高、人群普遍易感,如果不及時果斷強化防控,很容易造成社區大範圍傳播、病例迅速增加。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接受深圳衛視專訪表示,深圳現在需要「以空間搶時間」,「深圳居民真的要想一下,深圳想不想出現香港這種情況?」

東莞疫情已持續近二十天,累計陽性個案超過一千宗,主要集中在大朗鎮。

財新網引述知情人士稱,感染人數驟增或因大朗鎮看守所內發生聚集性疫情,看守所內疫情爆發時間較早,感染數量並未對外披露。

省公安廳副廳長等六官免職

由於東莞疫情防控存在漏洞,廣東省公安廳副廳長黃守應、東莞市常務副市長王長青、東莞市公安局長畢洪波、大朗鎮委書記陳福坤、大朗鎮長方德佳、東莞市衞健局副局長張何等六名官員被免職。

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前天強調,廣東必須從嚴從緊開展防控工作,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對於疫情失控地方,要嚴肅問責查處。

本報中國組

 

■深圳「封城」,司機接到限車出入提示。網上圖片 ■深圳「封城」,司機接到限車出入提示。網上圖片 ■內地疫情惡化,多省感染人數增加下紛採控疫措施。圖為吉林省長春巿進行大規模消毒。美聯社 ■內地疫情惡化,多省感染人數增加下紛採控疫措施。圖為吉林省長春巿進行大規模消毒。美聯社 ■深圳市民獲封城消息後,即湧到超市等囤貨。網上圖片 ■深圳市民獲封城消息後,即湧到超市等囤貨。網上圖片
---------------------------------------------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即讀【新移民專欄】:新移民第一身經驗,與你分享當下年輕移民生活日常大小事,即讀「新移民專欄」。

>>>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 】App,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訂閱【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立即關注加拿大星島新聞網TG Channel,讓加國新聞無遺漏全天候向你推送:
https://t.me/singtaoca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share to wechat

都市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