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中緊繃仍將參與冬奧 運動員稱非為北京送禮

■北京冬奧即將揭幕。加通社資料圖片 ■北京冬奧即將揭幕。加通社資料圖片

北京冬奧將於下月4日揭幕,加拿大與東道主中國之間的緊張局勢雖令人不安,但本國運動員仍會參與今屆冬奧會。有運動員認為參與賽事並非為中國提供禮物,而是希望奧運會為全球帶來積極性。
當中國拘留兩名加拿大人接近3年、對待該國其中一名明星級運動員彭帥的手法,以及對中國人權紀錄的更廣泛批評之際,對加拿大運動員構成的打擊較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更甚。
本國加入其他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澳洲、日本和丹麥的行列,對北京冬奧開幕式採外交抵制行動,進一步於加中關係上灑鹽。
中國對待主要是穆斯林的維吾爾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方式,以及在香港鎮壓人權,是各國採外交抵制的部分原因。
加拿大的人權組織是一個有180名成員的國際聯盟之一,該聯盟去年促請大規模杯葛北京冬奧,不過,加拿大奧委會與加拿大殘奧委員會從未改變其反杯葛立場。
總理杜魯多早前表示,他和內閣成員下月4日都不會在中國國家體育館露面,從而轉移了加拿大運動員應否杯葛的討論。
即使不認同中國 也不想被當棋子
中國如果不是在去年9月釋放了加拿大人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斯帕弗(Michael Spavor),若至今仍拘留兩人,將助長杯葛北京冬奧的觀點。
加國於2018年應美國的引渡請求,在溫哥華拘捕華為集團副董事長孟晚舟後,加拿大認為中國是報復性囚禁兩人,令兩國的緊張局勢延續至今。
運動員的奧運計劃以前也曾因政治原因而受挫。加拿大奧委會主席史密斯(Tricia Smith)未能出席1980年的莫斯科夏季奧運會,原因是本國加入了由西方國家領導的杯葛行動,抗議蘇聯於1979年入侵阿富汗。
蘇聯其後在阿富汗逗留了8年時間,引致1984年舉行的洛杉磯奧運會也遭報復性杯葛。
因此,即使不認同中國國內和國際政策的內容,本國運動員也不想再被當成作地緣政治的棋子。
來自亞省的傷障越野滑雪健將麥基佛(Brian McKeever)表示,將體育與政治分開是非常困難。他稱:「我們看到過去的杯葛行動起不了作用。我們應抵制嗎?它會改變甚麼?我不相信它會改變一件該死的事,這是意味我們支持正在發生的事嗎?但我們沒有。」
參與可擴大接觸面勝於懲罰
來自魁省的速滑選手杜布魯伊(Laurent Dubreuil)相信,即使加拿大運動員退出北京冬奧,也不能帶來變革性轉機。他認為,中國不會太關心加國是否派運動員赴會,如本國運動員不出現,他們也不會難過。
去年11月,中國女網球手彭帥成為討論話題,她當時指控一名共產黨高級官員性侵犯她。彭帥之後從公眾視野中消失,引發社交媒體內出現「彭帥在哪兒?」的標籤。
多方面認為,彭帥後來撤回遭性侵的聲明是在脅迫下發表的,女子網球協會所(WTA)其間撤出在中國的賽事。
一位可能被自己國家封殺的三屆奧運會選手引起了國際同行的關注。
本國高山滑雪選手加尼安(Marie-Michele Gagnon)去年12月對彭帥未能就其指控挺身而出,感到十分難過。雖然她不知事件的來龍去脈,但她會以女性的身份支持彭帥。
此外,兩屆冬奧會冰球金牌得主金斯伯里(Gina Kingsbury)認為,奧運會超越了主辦城市的問題,全球範圍也可看到奧運會,加國運動員前去中國,不是為他們提供奧運會禮物。
金斯伯里指,奧運會為全球帶來積極性,無論在哪裏舉辦奧運、無論是哪個國家,都可接觸更廣泛的觀眾,她相信這將勝於為懲罰中國而不參與賽事的作法。
北京於角逐冬奧主辦權時擊敗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成為2022年冬奧的主辦國。

■一名女子戴著北京冬奧的紀念帽。CTV ■一名女子戴著北京冬奧的紀念帽。CTV ■本國運動員將在本屆冬奧賽事角逐獎牌。加通社資料圖片 ■本國運動員將在本屆冬奧賽事角逐獎牌。加通社資料圖片
---------------------------------------------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即讀【新移民專欄】:新移民第一身經驗,與你分享當下年輕移民生活日常大小事,即讀「新移民專欄」。

>>>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 】App,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訂閱【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立即關注加拿大星島新聞網TG Channel,讓加國新聞無遺漏全天候向你推送:
https://t.me/singtaoca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share to wechat

都市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