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勇料疫情兩三個月後受控

袁國勇認為,隨邨內確診個案逐步增加,不敢擔保不會發生垂直傳播。 袁國勇認為,隨邨內確診個案逐步增加,不敢擔保不會發生垂直傳播。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第五波疫情持續爆發,葵涌邨葵逸樓群組更不斷擴大。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在一個電視節目上批評,本港追蹤能力不足,未來七至十四日將出現更多確診病例,並以「幾何級數增長」;目前確診數字已經過百宗,社區分別有Omicron和Delta兩條變種病毒傳播鏈,估計需要兩至三個月疫情才會受控,認為不可能在年初四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對於港府的「清零」策略受到質疑,袁國勇解釋,清零不是目的,是一種手段來「買時間」讓市民接種疫苗,強調提高接種率至近百分之百,才能建立社區免疫屏障,可惜現時接種率仍低,不足以讓香港開放邊境,或重開處所。

袁國勇認為,葵涌邨的大廈只要出現一宗確診個案,全座都應連續檢測五日,找出有多少人染疫,如果數目高才要居家隔離,惟暫未清楚逸葵樓是否需要延長居家隔離日數或撤離,須視乎隔離後的情況。他稱,圍封整條邨仍是言之尚早,但必須全邨檢測,因為有清潔工人受感染,他們會在公共空間四處流動,病毒或已布滿電梯按鈕等地方,導致該邨大爆發。

批港追蹤力不足

他又指,隨邨內確診個案逐步增加,不敢擔保不會發生垂直傳播。他批評,當局快速多層追蹤工作不理想,並稱自己曾要求要有逾千人參與追蹤,但實際上只有一至二百人,希望可以盡快增加人手。他呼籲市民若不幸確診,應把曾到訪的地方及接觸人士告知當局,切勿隱瞞行蹤。

不過袁國勇亦表示,居民毋須過度恐慌,指港大研究已顯示變種病毒Omicron毒性較低,呼籲盡量減少外出及注意生,外出時則要戴兩個口罩;並稱現時個案多集中在十五樓以下單位,相信高層通風較好,建議居民在家盡量開窗保持空氣流通。

至於另一條涉及Delta的傳播鏈,至少有兩宗個案與最初爆發的寵物店群組無關。袁國勇透露,其中一名十七歲住觀塘凱滙的男學生,其無確診的補習老師曾到該寵物店購物,兩者可能有關連,但認為出現「洗牌效應」的機會很微。

初四放寬措施沒可能

他另提到,年初四可放寬防疫措施是沒可能,又說清零不是目的,是一種手段來「買時間」讓市民接種疫苗,強調提高接種率至近百分之百,才能建立社區免疫屏障,可惜現時接種率仍低,不足以讓香港開放邊境,或重開處所。他續指,「疫苗氣泡」應該盡快推行,並且做得更嚴格,即使日後出現新變種病毒,亦可減低患重症和死亡的機會,確保公共醫療服務不會癱瘓。

全民檢測非可持續方法

被問到需否推行全民檢測,袁國勇認為不是一個可持續的抗疫方法,重申兩年前已指「病毒會同我哋永遠一齊,唔會離開」,除非全人類均接種疫苗或有天然免疫,可令病毒產生許多基因改變,毒性減弱,最後變成類似傷風感冒般。

 

---------------------------------------------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即讀【新移民專欄】:新移民第一身經驗,與你分享當下年輕移民生活日常大小事,即讀「新移民專欄」。

>>>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 】App,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訂閱【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立即關注加拿大星島新聞網TG Channel,讓加國新聞無遺漏全天候向你推送:
https://t.me/singtaoca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share to wechat

都市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