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化節撥雲見日 《天空》溫市中心登場

【圖文:星島記者黃憶欣】今屆溫哥華台灣文化節唯一實體裝置藝術作品《天空》,周二(15日)於溫市中心女皇劇院前廣場揭幕,將展出至27日。由於大溫區連日受到美國山火濃煙北飄所影響,天空明顯遭霧霾遮蔽,在灰濛濛的實際天空背景下,作品中藝術家所呈現的美麗天空,在此時此刻卻形成強烈對比,與今年文化節主題改為「反思疫後力」不謀而合。
該件作品原定於勞工節周末為文化節系列活動揭幕,卻因為原設置地點溫哥華美術館前廣場湧入太多抗議人士而不得不延後。主辦單位加拿大亞裔活動協會執行長吳權益說,今年全球受疫情衝擊,大型活動幾乎都取消了,該會一路嘗試克服萬難,例如舉辦加台連線的網上直播音樂會,由溫哥華大都會交響樂團(VMO)音樂總監謝建得指揮,希望突破傳統,更為符合疫情之下活動型態的轉變。
「抗爭活動往往不分議題和族群,反而按正規申請舉辦活動的我們,卻被告知為了公共安全,恐怕無法舉辦。」吳權益說。不過,近年來文化節訴求也在於尊重每個人的不同,反思之下,用藝術表達不代表放棄抗議的權利。就在此時市政府負責場館的主管在電話會議中表示,在媒體上讀過吳權益有關「我的認同」的文章,也就獲得了該主管對該活動理念的認同,因此協助更改場地到女皇劇院廣場。
《天空》揉合了加拿大及台灣6位攝影師、8件天空攝影作品,透過8座大型圓柱體裝置,白天可欣賞加拿大與台灣的自然美景,入夜後散發絢麗變幻的燈光,為溫哥華市民帶來光影藝術。有趣的是原來該作品主題是《無色》,因為容易被外界詮釋為白色,在近期多宗族裔事件下,未免被誤讀,所以改為《天空》,卻也拉高了作品的高度與寬容度。
近期溫哥華市中心大興土木,有玻璃城市美譽的溫哥華天空也被建築天秤搶走視覺焦點,令人驚訝的是連日霧霾籠罩,天空一片灰暗,更襯托出《天空》作品中令人嚮往的美麗天空。


吳權益說,天下或許有很多巧合,但是他更相信許多的美好並不是巧合發生的。如作品中加拿大攝影師Sara Boychuk的《撥雲見日》,Valerie Durant的《無垠的天空》,更為整個溫哥華台灣文化節下註腳。
其他作品包括尹顯玲的《時間的流逝》、泰雅族攝影師黃約農(Dumas Temu)的《凝視聖稜線》、潘小俠的《綠島將軍岩》、莊心瑀的《日月潭四手網船》等,都訴說了台灣的自然美景。在策展人宋浩芬的規劃下,夜晚的動態展示,猶如燈塔般為溫市的夜空帶來光芒。

今年台灣文化節另外還有「台灣書店」、「友誼廚房」、「電影櫥窗」等,已陸續開放線上欣賞,節目詳情可瀏覽網頁:https://vancouvertaiwanfest.ca/。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看星島*知天下】請立即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App: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