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商界憂中資員工要加稅

最近在港工作的中資員工最熱門話題,就是內地醞釀要他們按內地的稅率抽稅。本來,這是「港漂」圈內的事,但外媒就趁美國向香港作出制裁的時間,提出新措施可能會令香港進一步面對人才流失。
恐削留人才條件
中資機構人員過去來港,主要繳交香港稅,一直有聲音認為這種安排變成與內地的稅率造成不對稱。從香港來說,這卻變成另類「優勢」,令內地高階人才樂於留港,現在徵稅方法改變,他們受到的影響最直接。
不過,今次考慮調整中資人員留港稅率的消息流傳後,有外媒就認為香港現時稅率只是百分之十五,內地卻高達百分之四十五,當在港的內地專業人士知道新的安排後,正考慮返回內地,以避開新增的賦稅及高昂生活成本的雙重壓逼,甚至推論出安排打破了人們對內地人才有助填補香港本地及外籍人士因港版《國安法》流失的期望。
內地在稅務上作出調整,有本身的財政邏輯,把財稅收入拉到港版《國安法》上,實在有點不靠譜,反映了外媒泛政治化的傾向。
精英留港意欲減
撇除了政治化的解讀,今次安排削弱了香港吸引人才的條件,卻是無庸置疑的。很多大企業和大專院校的負責人近年都表示,過去很多內地人來港工作,學生畢業後希望留下來,這個情況慢慢已起了變化,留港意欲逐漸減退。
內地精英對在港工作和生活興趣下降,有拉力也有推力,拉力是內地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不少香港可以享有的品牌和消費服務,在內地都可以獲得,同時,在內地工作的晉升機會不斷增加,特別是深圳上海等大城市增長動力十足,加上內地市場龐大,打工發達絕對有可能發生。
推力方面,過去一年反修例不但針對中港政府,有人還刻意散播對內地人的仇恨。有內企高管自言,在社運高峰期不敢隨便出街,這種憂慮是過往未曾出現過的。現在傳出在港工作要交內地稅,就變成另一個不小的推力。
憂前景雪上加霜
有商界指出,香港沒有天然資源,人才是香港最寶貴的資源。美國剛剛公布撤銷香港特殊地位,勢必造成一定的打擊。過去遇着內地稅務調整,特區政府可能都會關注,只是現今香港既有政治不安,又有疫情衝擊,整個班子都有點自顧不暇,現在唯望中央能夠察覺到事態的影響,能夠從多方面考慮一下,以免香港前景雪上再加霜。
原文刊於《星島日報》「架勢堂」 作者:齊秀峰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看星島*知天下】請立即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App: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