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哥變港隊 首戰「芬蘭木柱」世盃奪牌

新興運動在港日漸盛行,讓不少運動初哥一試愛上。推廣新興運動多年的黃秋南,去年將歐美流行的「芬蘭木柱(Molkky)」引進香港,自行研究玩法及戰略。為一展實力,他上月領軍港隊首戰芬蘭木柱世界盃,在兩場淘汰賽中逆轉勝出,勇奪季軍,他形容成績是喜出望外。回港後他隨即籌辦多場小型比賽,冀將芬蘭木柱普及化,讓此運動變得不再冷門。 記者、攝影 林紫晴
身兼多個新興運動協會主席的黃秋南,十多年前開始對外國的小眾運動感興趣,不時上網鑽研相關玩法,他憶說,「很多新興運動在外國已流行多年,但當年香港全無新興運動概念。」至一三年與朋友籌辦聯誼活動,搜尋一些新奇有趣的活動時,才萌生將新興運動引入香港的念頭。
他首先引入及推廣躲避盤,並為該項目申請成為社團協會,兩年前再成立樂歷培訓公司,專門發掘一些在亞洲鮮為人知的新興運動項目,包括VX球、雪合戰、三人羽毛球等。他留意到市面上大部分新興運動講求體力,故嘗試尋找靜態項目,芬蘭木柱便是一例。
家庭遊戲發展成競技賽
芬蘭木柱,又稱木棋,是投擲運動的一種,早於一九九六年在芬蘭誕生,當地亦設有國際協會推廣運動。黃秋南指,芬蘭木柱本身是一種家庭遊戲,類似中國的康樂棋,後來才發展成為競技比賽,「這是類似保齡球加飛鏢的運動,成功擊中地上的木柱便可得分,最快獲得五十分的一方為之勝出。」
將木柱擊倒看似簡單,但同樣講求技巧及練習,黃秋南花了數月時間才玩得純熟,再由初哥化身成教練,於去年成立香港芬蘭木柱發展協會,至今培訓至少五十人,「玩芬蘭木柱講求力度控制及投擲擺幅,因比賽開始後,地上木柱會被打散,目標區域會不停改變,須慢慢調節力度才可擊中木柱。」
上月初,芬蘭木柱國際協會於法國一連三日舉辦世界盃,超過一百七十個國家及地區派員參與。為一展實力,黃秋南決定聯同另外三名隊員,代表香港出戰淘汰賽。他稱,平時會在室內及戶外場地練習,大多為草地或假草皮,沒想到世界盃竟在法式滾球場地舉行,「這種地質在港很少見,其碎石表面有一定緩衝力,故要調節我們原有的力度。」
推廣新興運動辦本地賽
黃秋南形容是次世界盃猶如三日集訓,觀看比賽時留意到各地選手的投擲手法及布陣各有千秋,使他及隊員獲益良多,「有人會反手投擲木柱,減低其旋轉速度,增加準繩度。」在實力結合運氣下,他們成功在兩輪淘汰賽中擊敗瑞士及捷克隊,躋身三甲。
「兩場比賽都是先落後、後反勝,真的很緊張!幸好對方在關鍵時刻出現失誤,我們才有機會反超前,贏得季軍,完全是意料之外」,黃秋南說。雖然玩過各類新興運動,但他認為,芬蘭木柱的吸引之處在於其戰術,「這運動的變化很大,一方面要盡快得分,另一方面要顧及對手的打法。」
吸取外國的比賽經驗後,黃秋南隨即籌辦芬蘭木柱本地賽,首場小型比賽將於下周舉辦,報名人數早已爆滿,「未來將舉辦更多比賽,希望將芬蘭木柱進一步普及化。」
全文刊《星島日報》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看星島*知天下】請立即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App: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