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加拿大抵埗攻略
加拿大抵埗攻略
【港青在加国328】有只雀仔
【专栏】家中农务部罢工以后,露台的两盆葱长时间没有人打理,已经全都枯萎了。上星期,一只野鸽霸占了其中一盆,那天外面风大雨大,过门也是客,我不好意思下逐客令,也就不以为然,由得牠在“葱尸”上暂歇,心想牠应该雨过后就离开。
【我家移加007】枫树糖浆的季节
【专栏】刚过去的星期六,我们一家三口开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车去Wheelersmaple&PancakeHouse。当日八点钟起身赶忙梳洗,老公帮忙喂奶,准备去一个短途的小旅行。沿途风和日丽,遍地白雪,阳光照射的风景显得份外美丽,好像童话般通往闪闪的时光隧道。
【港青在加国327】丧尸狂想曲
【专栏】从小到大我就很喜欢看丧尸电影,要知道我很抗拒一些血腥的东西,偏偏却很迷恋丧尸这种血肉横飞的电影。总之就不知为什么对丧尸的题材非常着迷,后来人大了,又接触了很多丧尸游戏,对丧尸这个题材更是不能自拔。在我的脑海中,丧尸是少数不美好且极恐怖,但我愿意腾出位置给它们的东西。以前在香港跟朋友逛街,如果遇上一些阴森恐怖的地方,我总是不厌其烦跟他们说:“这里很适合拍丧尸片。”
【港青在加国326】加拿大迷思:生活好chill?(上)
【专栏】一直以来加拿大这个国家给世人的感觉就是“所有嘢都好chill”、“返工好hea”、“效率好慢”等等,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一字记之曰:“慢”。直至踏足加拿大后,发现其实只有“效率好慢”是正确的,其余两个只是如同海市蜃楼一般的美好想像。
【我家移加006】搬新家
【专栏】移居加拿大最重要的事之一必然是搬家,我和另一半由香港各自的家搬到加拿大的Airbnb,又在一番折腾下终于入住新家,在短短几个月内搬了两次家,苦乐参半的过程也是一段值得回首的回忆。
【港青在加国325】St. Patrick’s Day
【专栏】每年的三月十七日,加拿大人都会庆祝圣博德节(St.Patrick'sDay)。这个节日源于爱尔兰,纪念爱尔兰的守护者SaintPatrick。他是一名把基督教带到爱尔兰的传教士,一生亦充满传奇色彩。许多美国移民都是爱尔兰后裔,他们比爱尔兰本地人更热衷庆祝St.Patrick'sDay。每年,他们都会穿着绿色的衣裳,戴上绿色的帽子,到酒吧喝啤酒狂欢。
【我家移加005】温尼辟的夏与冬
【专栏】转眼间我们一家三口已经在温尼辟生活了十个月,也在没有车的情况下渡过了我们的第一个白色冬天。温尼辟漫长的冬天其实还没有完全过去,但现在的日照时间已经越来越长了。越渐充沛的阳光开始慢慢驱散冬季带来的抑郁氛围。
【港青在加国324】流浪动物
这是我第一次在冬天带她出去,令我诧异的是长毛猫如她竟然如斯怕冷,而且我也在婴儿车四边围了一圈毛毡和羽绒薄被,也在牠的身上盖了件薄薄的羽绒外套,虽然还是会入风,应该不至于会颤抖吧。
【我家移加004】谁偷走了儿童的玩乐时间
【专栏】记得还在香港,乘坐港铁上班的时候,偶尔会看到一个灯箱广告。广告的图片展示了几个小孩子在草地上开心笑着地互相追逐玩耍,文字描述说,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儿童每日应有多于一小时自由玩乐时间。在香港的教育环境下,年幼的儿童普遍有多少玩乐时间,相信每对父母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而我作为两个孩子的港爸,除了苦笑,其实内心有一种莫名的内疚感。我有尽力让我的孩子有足够的玩乐时间吗?
【港青在加国323】深宵食堂
【专栏】在香港,每一区都有自己的宵夜好去处,无论何时出门,总有一家24小时麦当劳、茶餐厅,更别说串烧店、大排档和云吞粉面店,有些地方更有24小时点心店,想吃什么,也总会找到去处。若要消遣,酒吧、卡拉OK更营业至凌晨五、六点,不天光也不会打烊。
【我家移加003】适应新生活
找工作是另一个巨大的挑战。在香港,我和太太都在IT行业工作,拥有多年的工作经验。然而,在加拿大的求职过程中,我们发现这里的企业对于本地经验的要求非常高。为了提高求职竞争力,我们参加了各种的网上教程和向朋友请教求职建议。经过不懈努力,我们终于找到了适合的工作岗位,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
【港青在加国322】K先生的榜样
【专栏】早于一个月前,室友已经和我约定在下星期看《JohnWick:Chapter4》,这个动作片系列在近10年间已经推出了四部曲,亦已确定会续拍第五集,大有《狂野时速》系列那种“不死精神”,只希望不会像那系列般愈来愈烂。
【我家移加002】选择性失聪
在这一波的香港移民潮,就算你不参与讨论,或多或少会听到身边的同事、朋友,以及家人对移民的睇法,有严肃的讨论;也有茶余饭后的闲聊。最实在的感受,当然是身边认识的人,一个一个的出发,各奔前程。
【港青在加国321】路痴的苦
【专栏】自买车后到今天刚好是两个月,有个难题至今还未能克服,就是认路。我的认路能力一向不太好,在香港,一条路要走十几次才认得,而且一绕道就会越走越远,再走十万八千里才能回到原点,只有冤枉路能不偏不倚地走下去。不过自从GoogleMap普及后,虽然重回正轨,但认路能力也变得更差,尤其是在加拿大,驾车时,我深深感受到自己无法摆脱Google的控制。
【我家移加001】踏出离开香港的第一步
【专栏】回想起当初选择来渥太华,那时还是COVID19当道,那天是七月份的礼拜日深夜,我老公赵先生还在听某网络上电台广播说加拿大向申请工作签证人士发出了豁免信,意思是拿着这件信,我们可以直接来加拿大,到埗后才找工作。
【港青在加国320】告别三上悠亚
三上悠亚的引退誓言提到,因为自己已满了三十岁所以才下定决心引退,实在让我感慨万分,大概是因为我跟她都是九十后,也不得不承认曾经的九十后都开始不再年轻,无数九十后都会纷纷赶上“而立”之年,青春的花火也快将要烧光了,也许她是厌倦了;也许是圆满了;也许是“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但她确是用最美的时刻跟大家告别。
【港青在加国319】铜章十字班
【专栏】在完成铜章拯溺班后,只相隔了两星期我又开始进入了密集式的铜章十字班。这次的同学有一半都是来自我上的拯溺班,看到略为熟悉的面孔,令我揣揣不安的心相对安定下来。
【港青在加国318】认知行为治疗
审视完自己这种不健康的想法后,我觉得周日不是没有意义的。每天上班工作后,知道自己有能力去完成某些事情,其实心里都有份满足感。工作的同时,也更了解自己喜欢的工作性质和性格,更适合怎么样的项目。老板也从不施予过多压力,每天准时下班。所以在工作环境这一环,我其实没有什么不满。
【港青在加国317】好心人
【专栏】初来加拿大的时候,朋友总戏称这儿是“运之国”,像我这样“头头碰着黑”的人,每天都在验证着墨菲定律“Anythingthatcangowrongwillgowrong”。由于早已习惯了,所以我渐渐也就见惯不怪了。